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索引号 770374340/2023-00637 公开信息来源 且末县交通运输局

且末县新时州客运汽车站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2023-11-01 11:55 来源:且末县交通运输局
打印 字体:【

且末新时州客运汽车站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1 编制目的

为做好恶劣天气下交通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工作,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最大限度地减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3 定义及事故类型

3.1本预案所称的自然灾害是指由于暴雪、冰冻、大雾、沙尘暴等天气气候影响,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涉及公共安全的灾害。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2事故(灾害)类型

1)台风、暴雨、风暴等天气;

2)冰雪天气;

3)大雾天气;

4)地震灾害。

4、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保护人员安全为优先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坚持分级响应、属地为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

3)政府主导,企业积极配合的原则。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

5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专项培训,需将灾害的预防知识和常识列入车队的安全培训内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相关的应急演练,须从实战角度出发,普及应急知识和提高应急技能;加强日常检查和恶劣天气前的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自然灾害损失。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客运站统一领导下,实行负责人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配合协调。

3)依法应对,科学调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防御行为,实行全员参与、专群结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优化配置,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发生自然灾害事件时,各应急队伍联合行动、快速响应,及时、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各部门、车队都要服从客运站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6 信息报告

6.1 信息报告程序

6.1.1按照属地管理归口上报的原则,信息报告实行“快报事件、慎报事因、续报详情”的办法,客运站设立24小时应急值班制,值班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电话保持通畅。

6.1.2事件信息内容应简明准确、要素完整、重点突出,应包括以下要素: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信息来源。

2事件起因、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以及影响范围和事件发展趋势。

3已采取的措施或处置情况、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或意见;现场指挥救援主要情况、希望上级及有关部门支持援助的事项。

4对于情况不够清楚、要素不齐全的信息,要及时核实补充内容,并将后续情况及时上报。

5对处置的新进展、衍生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等要及时续报,重大以上事件的处置情况应每日一报或及时报告。

6处置结束后,要进行处置评估形成终报总结。

6.1.3应急信息报告程序图:见综合预案附件

7 响应程序

7.1预警和先期处置

7.1.1信息收集。各部门高度关注天气变化和预警信号变化,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天气动态及预警信息并及时发出预警。

7.1.2隐患排查。各级要提前24小时开展防御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重点排查内容:排查边坡,易水浸场站、各场站内临时工棚、物业广告牌、场站临近的绿化树木、物业户外悬挂物等安全隐患;督促做好生产生活场所门窗关闭和加固;检查应急队伍、运力和物资是否准备到位;重点检查车辆转向装置的各部机件连接是否可靠、制动效能是否良好、雨刮器工作是否正常、车辆灯光和除雨雾装置是否完好等

7.1.3运营计划调整。各部门要提前做好调整生产组织的计划,提前张贴恶劣天气期间线路运调变化的公告。

7.1.4应急运力准备。调度室统筹车队做好应急运力的准备工作。

7.2预案启动

黄色及以上预警信息发布后,经请示客运站领导同意,由客运站应急值班室发出启动应急预案指令,各层级相应开展以下工作。

7.2.1应急值守

客运站应急值班室实行24小时值班,由客运站领导带班,管理人员值班,在客运站应急值班室现场值班。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及时上报应急动态,传达落实上级工作指令。

7.2.2应急组织分工

各应急小组按照应急办统一指挥,结合实际分工参照执行。

7.2.3应急处置措施

信息报告:责任人自应急指令下达起每2小时向客运站应急值班室报告一次天气应急动态,遇突发情况要第一时间报告。

应急处置:出现突发事件,经应急工作组研判提交领导小组同意后,启动相关业务板块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7.3应急善后

应急工作宣告结束后,调度室指挥恢复停运线路,尽快恢复正常营运生产。对出现车辆、场站及工作场所设施设备损坏的,各部门根据业务分工尽快做好善后修复工作。

客流骤增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为确保道路旅客运输工作平稳有序进行,提高客运站在旅客运输高峰期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疏运旅客和处置旅客运输高峰期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避免大规模旅客滞留,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道路旅客运输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客运站客运服务范围内:

2.1在旅客出行高峰期,当运力不足时,及时调配运力,有效地疏散旅客,防止旅客滞留。

2.2对恶劣气候时滞留的旅客,在天气条件允许情况下迅速疏散。

2.3其他紧急情况。   

3.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3.1群众性事件:易引起治安纠纷,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3.2踩踏事故:易造成人员拥挤,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3.3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易造成交通事故,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4. 预案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应急组织机构

设立客流骤增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客运站节假日客流高峰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组长由站长担任,副组长由副站长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4.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4.2.1客流骤增安全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统称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突发事件的接警、处警和通知;在职权范围内调度有关应急力量和资源进行处置。

4.2.2各部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收集、汇总并向领导小组汇报道路旅客运输高峰期动态及各种突发情况;完善道路旅客运输高峰期应急运输保障预案、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在领导小组领导下,执行各项应急处置指令,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工作,并随时保持与上级部门联系。

5. 应急性的预警及预防措施

    5.1凡法定节假日前2天至节后2,发生交通事故堵塞等特殊情况,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

    5.2积极与参营单位联系,认真分析判断可能发生的旅客滞留状况,严格执行节假日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制度。如遇突发情况要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5.3各部门遇突发情况要及时相互通报,及时了解旅客滞留情况。道路旅客运输高峰期,领导小组成员要手机24小时开通,保持信息渠道畅通。

    5.4预警级别:

    根据旅客发送人次及班次发放密度以及趋势,分为一般、较重、严重三种情况。

    5.4.1一般情况:是指旅客发送人次及班次发放密度都在日均发送人次30%及班次量30%的增幅以内,站内无旅客滞留、车辆断档情况。

    5.4.2较重情况:是指旅客发送人次及日发班次量超出日均发送人次60%及日发班次量50%的增幅以内,个别线路出现旅客滞留,平均出站实载率超过90%的情况。

    5.4.3严重情况:是指出现大量旅客滞留,班次密度增幅达70%以上时。

    5.5 应急响应

    5.5.1一般情况

  各部门在领导小组的安排下,落实运力保障计划及人员安排,检查各项服务保障措施落实情况,落实各项应急预案的准备措施。

    5.5.2较重情况

    各部门负责人要坚持现场值班、带班制度,加强现场管理,开启所有旅客通道。候车室开启旅客专用出站口,加强安检、出站检查及车辆巡查工作人员。车辆运行实行计划安排与现场调配相结合,运力储备车辆到位,客流密集线路增开加班车。旅客实行分区候车。

    5.5.3严重情况

    各级领导到现场进行指挥,调动人员充实生产一线。开启所有旅客通道,打开所有检票口,增加售票窗口。车辆调度实行现场调度,人满客发。根据情况适时投入储备运力,疏散旅客。旅客实行分区候乘,依次排队上车。每条线路安排二至三人负责维持秩序,防范拥堵、践踏事故发生,重点照顾老、弱、病、残、孕等旅客。出现大量旅客滞留时,要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提供额外运力,保证旅客出行,加强现场巡查,打击盗窃、欺诈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现场秩序,处理突发事件,出现紧急情况时,启用应急预案,全力保障一线员工生活供应,保障服务设施、设备及所需物品满足需要。

    5.5.4特殊情况处置

    5.5.4.1由于恶劣天气车辆无法正常通行造成旅客积压达到严重预警级别时,及时通知交警、行业主管部门,配合以上部门对旅客进行疏导。客运站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要深入现场一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5.5.4.2遇道路阻断事故,导致无法正常运输旅客的情况,应及时告知旅客,并做好解释宣传和退票工作

6. 应急救援与保障

    6.1指挥调度保障

    6.1.1调度室要确保有人值班,客运站值班人员要坚持在岗,出现情况及时沟通、联系,适时调度运力分流旅客,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6.1.2调度运力组织加班时,应及时登记车辆号及驾驶员,核实车辆技术状况和驾驶员安全运行资质后方可运行。

    6.2运力保障

    6.2.1安排应急储备运力,并明确车型和座位数。

    6.2.2生产调度人员要做好对车辆运营班次的安排工作,在客流高峰期时要及时快速地上报,并做好对延时或暂停发车班次车辆的安排工作。做好应急车辆的储备工作,确保在发生旅客滞留、超员分流等紧急事件时能够及时运送。

    6.3安全保障

    6.3.1安全管理人员在早送晚迎值班时,若出现雨、雾等恶劣天气,要认真地询问每一部车辆的技术状况及对驾驶员的安全告诫工作,并积极做好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在特殊天气下需要发车时,应选派驾驶技术好,车辆状况优,并有丰富经验的驾驶员出车。

    6.3.2客运站修理厂修理人员24时值班,确保随时可以抢修车辆并保证车辆随时出动。

    6.3.3安全例检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车辆带有事故隐患时,应中止车辆运行并及时向客运站分管领导报告,安排维修人员进行抢修。

    6.4运输保障

    6.4.1因恶劣天气造成旅客滞留时,应根据道路情况组织车辆将旅客分流。

    6.4.2有旅客滞留时应安排旅客候车室候车,并安排专人负责维护秩序,提供各类信息咨询服务。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