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且末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是且末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前所未有的疫情考验,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认真落实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和县委决策部署,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纵深推进“两大战略”“三大开发”全面启动“七大产业集群”,奋力推进争先创优、争先进位,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保持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疫情防控守住底线、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4700万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671万元,比上年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56982万元,比上年下降8.1%;第三产业增加值197046万元,比上年下降1.0%。三次产业结构为30.4:15.6:54.0。
二、农 业
2022年,坚持有机绿洲发展战略不动摇,在“一枣二蒜三畜四特色”基础上夯实“增粮、优果、强畜、扩蒜、兴特色”发展路子,努力建设巴州高品质有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础,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201494.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
(一)种植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作物正复播种面积达40.35万亩,比上年下降0.04万亩,下降0.09%。其中:粮食种植面积为12.66万亩,比上年减少0.67万亩,下降5.01%,粮食产量为4.48万吨,比上年增加0.05万吨,增长1.03%;棉花种植面积17.49万亩,比上年增加1.62万亩,增长10.2%;棉花总产量2.05万吨,比上年增加0.27万吨,增长15.37%;蔬菜种植面积0.43万亩,比上年增长0.02万亩,增长5.41%;西甜瓜种植面积0.21万亩,比上年增长0.05万亩,增长31.54%;中药材种植面积1.75万亩,比上年增长0.39万亩,增长28.38%;大蒜种植面积0.08万亩,比上年增长0.028万亩,增长48%;其他农作物7.81万亩,比上年较少1.5万亩。
(二)林业提质增效。2022年,果业种植总面积9.47万亩,比上年减少3.77万亩,下降28.45%;其中:红枣面积为9.35万亩,比上年减少3.77万亩,下降28.74%,鲜红枣产量5.64万吨,比上年增加0.55万吨,增长10.6%。其他作物面积为0.12万亩,比上年减少0.032万亩。
特色水果生产情况表
|
红枣(公顷、吨) |
杏子(公顷、吨) |
葡萄(公顷、吨) |
核桃(公顷、吨) |
||||
|
种植 面积 |
产量(鲜) |
种植面积 |
产量 |
种植 面积 |
产量 |
种植 面积 |
产量 |
全县 |
6234 |
56388 |
19 |
7 |
40 |
239 |
213 |
75 |
增长(%) |
-28.74% |
10.6% |
5.6% |
-74.1% |
8.1% |
16.6% |
持平 |
-81.9% |
(三)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且末县天然草场面积1051.67万亩,现有青贮饲料池590个,比上年增加130个,可青贮饲料6.59万吨。2022年牲畜存栏达56.2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0.7%。全年牲畜出栏达26.33万头(只),比上年下降0.9%,其中大牲畜0.61万头(其中牛0.4万头,马0.03万头,驴0.05万头,骡0.01万头,骆驼0.12万头);猪0.63万头;羊25.09万只;家禽7.12万只。全县肉类总产量达6137吨,其中:牛肉达695吨、羊肉4484吨;猪肉481吨;禽肉118吨;兔肉12吨;其他347吨。奶类产量达772吨;禽蛋产量344吨。
(四)渔业。2022年,全县渔业产量242吨,同比增长2.1%。
(五)科学技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全县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66家,农民合作社参社人员4678人。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6.95万千瓦,推广畜牧、林果业新机械16台;配套农机具 13970台(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企业在库101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047万元,比上年下降2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全年实现增加值12214.4万元,比上年下降24.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累计实现增加值8112.74万元,同比下降39.63%;制造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76.69万元,同比下降52.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524.98万元,同比增长159.85%。全县重工业以绝对的占比优势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46502万元,同比增长6.86%。房屋施工面积265090平方米,同比增长86.03%,其中:新开工面积78192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5691平方米。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锑金属含量 |
吨 |
521.08 |
296.02 |
供热量 |
万吉焦 |
75.4 |
8.96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22182万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6.8%,占本年完成投资额81.7%;500-5000万元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上年下降37.6%,占本年完成投资额的18.3%。
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下降69.2%,占本年完成投资额6.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191.4%,占本年完成投资21.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35.3%,占本年完成投资71.6%。
五、消费市场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02万元,比上年下降4.8%。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业销售额29019.9万元,比上年下降5.7%;零售业销售额25106.7万元,比上年下降9.3%;住宿业营业额906.1万元,比上年下降4.8%;餐营业营业额3256.9万元,比上年下降5.8%。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总里程3827.5公里,比上年增长16.28%;年末实有出租汽车196辆;客运车辆75辆;货运车辆376辆,比上年减少30辆;客货运输企业33家,比上年减少3家。
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40284人次,比上年下降68.82%,飞机起降架次1018架次,比上年下降52.61%。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932万元,比上年增长16.32%。本地固定电话年末用户18283户,比上年增加2091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90102户,比上年增加2173户;年末互联网用户34205户,比上年减少1182户。
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37.10万人次,同比下降36.74%。实现旅游总收入12600.99万元,同比下降40.4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2年本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529万元,同比减少117563万元,下降103.09%。收入累计上划中央-33433万元,同比减少15755万元,下降89.12%;上划自治区资源税收入3580万元,同比增加374万元,增长11.66%。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486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106万元,下降39.6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8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872万元,下降81.3%。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17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882万元,增长99.9%。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351万元,比上年下降93.63%;非税收入完成11733万元,比上年下降75.93%。地方财政支出总计275818万元,较上年增加5171万元,增长1.9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2669万元,较上年减少10740万元,下降4.81%。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51476.28万元,比上年增长6.05%。其中:城乡居民存款266829.47元,比上年增长6.0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4319.3万元,比上年增长1.55%。
全县各类保险公司5家,实现保费收入7600.13万元,比上年增长14.0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60.22万元,比上年下降6.2%,占总保费收入的23.16%;人身险保费收入2953.5万元,比上年下降7.97%,占总保费收入的38.86%;农险保费收入2528.41万元,比上年增长52.7%,占总保费收入的33.27%。各类保险赔款支出3243.81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821.14万元,比上年增长2.46%;人身险赔款支出713.76万元,比上年增长2.17%,农险赔款支出1708.9万元,比上年增长45.2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且末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38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小学13所,幼儿园23所。
全县共有在校生14764名,比上年减少490人,其中:学前幼儿班学生2602名,比上年减少492人,小学生8451人,比上年减少58人,初中生2841名,比上年增加43人,高中生870名,比上年增加17人。
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情况表 (单位:人)
指 标 |
招生数 |
在校生数 |
毕业生数 |
各类中等职业教育 |
680 |
1080 |
321 |
普通高中 |
319 |
870 |
315 |
初中 |
988 |
2841 |
937 |
普通小学 |
1115 |
8451 |
1088 |
科技项目工作扎实推进。制定《且末县科技特派员工作方案》,申报各类项目8个,项目资金40万元。申请登记备案60名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委派60名科技特派员包联60村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工作。
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全年共落实教育经费1493.61万元,落实学生资助补助经费299.93万元,为全县教育事业的顺利开展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共有剧场、影剧院1所,文化馆1所,公共图书馆1座(图书总藏量2.6万册),博物馆1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艺术表演团体免费送戏下乡51场,比上年减少35场,现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
全县县级广播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数2100户,有线电视入户率2.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广播综合覆盖率98.00%。
全县共有体育场馆148个,比上年增加2个,运动场143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2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22000人。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5个,比上年增加1个,医院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8个,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3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
十、安全生产
全年未发生一般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向好。
十一、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全县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8.7毫米,年平均沙暴天气15天,各类气象台站1个,自动观测点40个。
全年通自来水的村56个,总用水量4087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736万立方米;各类水利工程开工3处,工程投入资金5100.85万元,比上年增长1.4倍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平方公里。
且末县统计局
2023年4月11日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且末县统计年鉴-2023》为准。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
3.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统计局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4.除生产总值数据及其注明外,公报中所有数据均不包含兵团数据。
5.粮食面积及产量、棉花面积及产量、主要畜禽出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为巴音郭调查队反馈数据。
6.其他资料来源于相关部门行业数据。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