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各企业单位、人民团体,驻且各单位,且末昆仑工业园区管委会:
现将《关于加快推进且末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且末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26日
关于加快推进且末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
根据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自治区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政办发〔2021〕19号)、自治州《关于加快推进自治州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巴政办发〔2021〕26号)精神,结合且末县快递业发展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快递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短板,有效降低寄递成本,保障寄递渠道安全,推进快递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新型消费、城乡消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普惠城乡。进一步完善快递基础设施,推动建设快捷高效的城镇快递末端收投网络和通达的农村快递服务网络,逐步缩小城乡快递服务差距,全面提升城乡快递服务均等化水平。
坚持市场主导。遵循市场规律和快递发展实际,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快递资源整合提升,加强资源共享,有效降低成本,持续提高快递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坚持因地制宜。结合且末县实际,科学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分类确定具体举措和方案,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和企业的积极性,积极破解难题,形成有利于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
坚持资源共享。引导邮政、快递、电商、交通运输等企业加强协同合作,优化整合运输、网点等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基层组织作用,依托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等设施,健全农村快递服务体系。
坚持安全有序。完善寄递渠道安全监管机制,提升安全物防、技防水平,严防利用寄递渠道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违法活动。完善快递行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2年,全县城乡快递末端网点建设基本满足各族群众快递服务需求,56个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基本实现全覆盖。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快递服务体系,以“自治州级快递分拨处理—城乡末端网点”为主的快递基础设施及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特色优势产业、仓储、冷链等关联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初见成效,寄递渠道安全监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完善,快递行业的安全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城市快递末端基础设施
1.强化布局规划。要将快递末端网点、智能快件箱等快递末端基础设施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和建设管理,为快递末端网点、智能快件箱建设预留建设用地,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在通信、用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中,增设快递末端网点、智能快件柜,补齐既有居住小区快递末端服务短板。构建上门收投、末端网点和智能快件柜互为补充的末端收投服务体系。
2. 加快城镇末端网点建设。要按照社区内每1 万人至少布局4-5处快递末端网点标准(且末县应建设快递末端网点15个,现有快递末端网点1个,2021年应完成建设快递末端网点14个),以支持快递企业自建或社区、企业共建联建,利用现有公共及商业设施(商店超市,社区菜店等)委托收投等市场化方式,推动建设与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快递使用量相匹配的末端网点。鼓励各快递企业加强末端设施共用共享,大力开展共同配送,提升快递末端服务效率。快递末端网点按照国家邮政局《快递末端网点备案暂行规定》实施备案管理,无需办理营业执照,无需配备安检机。
3. 积极支持智能快件柜建设。推广“无接触式”配送服务,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物业等单位应为智能快件箱建设免费提供方便群众使用的场地,除用电、基本管理等费用外,不再收取其它额外费用。鼓励第三方企业或邮政、快递企业在社区(小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园区、商业区等增设智能快件箱。
(二)推进农村快递 网络建设,实施“快递进村”工程
4. 加强农村快递服务网络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部署要求,加快完善农村快递物流三级服务体系,2021年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95%,到2022年实现建制村快递服务基本全覆盖(且末县共有建制村56个,2021年应完成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95%,2022年达到100%)。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要提供便利条件,推动主要快递企业服务有效下沉到村庄,逐步提升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发挥快递优势,持续扩大城乡消费,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依托县域红枣、香蒜等特色农产品资源,推进产地直销、订单生产等农业生产新模式,有效拓展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的流通加工、仓储配送等功能。
5. 优化农村快递发展政策环境。将快递下乡进村纳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专项资金补助范畴。支持快递企业加强与邮政、交通、农业、商贸、电信等企业的合作,尤其是加强邮快合作,突出邮政公司国有企业龙头优势,发挥“国家队”作用,拓展快递下乡进村渠道。按照“有人员、有场地、有货架、有设备、有标识”标准,规范建设村级邮政快递综合便民服务站。其中人员可为专兼职;场地可充分利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电商服务站(点)等村委会现有场所,也可与商店、超市等实体店合作,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进村问题;货架为存放包裹的简易货架;设备为电脑或手机等业务必备设施;标识为统一悬挂的邮政快递服务站标识牌(亚克力材质,“XXX村+邮政快递综合便民服务站+品牌logo)。
(三)助推电子商务发展
6. 大力发展电商平台仓配一体化服务。支持电子商务、快递企业整合共享上下游资源。引导快递企业完善优化快递网络布局,加强快件处理中心及陆运集散中心等网络节点建设,构建层级合理、规模适当、匹配需求的电子商务快递服务网络。在制定电商扶持政策时,要将邮政快递企业纳入电商补贴对象,有效减轻企业经营负担,降低快递运行成本。快递末端网点备案无须配备安检机,提升快件中转、配送效率。要放开邮件快件正常投递,构建优质、便捷、高效的快递服务体系,优化快递业运营环境,为实现主要电商平台向新疆发货“包邮”创造便利条件。
(四)强化安全监管
7. 落实收寄安全责任。在收寄环节实行“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规范过机安检流程。对经由巴州分拨处理中心的进、出口邮件快件,仅在巴州分拨处理中心进行全面安检(进口无需加盖或粘贴安检标识,出口需加盖或粘贴安检标识)。县级邮政快递分支机构及末端网点、村级邮政快递综合便民服务站,无须配备安检机进行重复安检,无须配备安全保卫人员。部分不经巴州分拨处理中心的进、出口邮件快件,由快递企业自行配备安检机,仅在县城邮政、快递分支机构进行邮件快件的进、出口安检(选口无需加盖或粘贴安检标识,出口需加盖或粘贴安检标识),县城、乡镇末端网点、村级邮政快递综合便民服务站,无须配备安检机进行重复安检,无需配备安全保卫人员。
8.推动建立快递从业人员应急救援保障队伍。将应急物资寄递及快递从业人员纳入应急救援保障队伍,加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装备的配备,有效发挥其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应急保障作用。
9. 完善三级行业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提升寄递安全监管能力。由政府负责落实邮政领域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积极推进且末县邮政快递业安全监管力量通过统一管理模式配置(且末县已完成配置),具体由自治州邮政业安全中心负责业务指导。
(五)加强快递业公共卫生事件防控
10. 完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落实《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护指南》《自治区快递物流业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引(试行)》《自治州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优化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完善快递业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长效防控工作机制。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防控制度,加强防控物资储备,按照全州疫情风险等级,分区分级、科学精准落实生产作业场所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加强快递从业人员个人健康防护和服务各环节防护管理。
11. 优化投递服务模式。推广使用智能快件柜开展“无接触式”配送,减少“物传人”交叉感染风险。应结合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求,对快递人员出行、车辆通行、投递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快递业在运输配送防控物资、民生物资等方面的保障作用。
(六)持续推进绿色邮政发展
12. 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进快递包装源头减量,全县范围快递分支机构和末端网点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使用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加强电商和快递企业与商品生产企业的上下游协同,设计并应用满足快递配送需求的电商商品包装。积极推广电商快件原装直发,实现产品与快递包装一体化,减少电商商品在寄递环节的二次包装;全面禁止电商和快递企业使用重金属含量、溶剂残留等超标的劣质包装袋,禁止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制成的填充物。
(七)强化快递车辆通行保障
13. 规范和优化快递车辆的通行管理。各部门要保障快递转运车辆便捷通行,鼓励引导企业使用符合城市运输作业和环保要求的新能源车辆,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车辆购置补贴;对按邮政管理部门要求喷涂统一专用标识的快递运输车辆,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的前提下可优先通行、停靠便利;支持快递企业依法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三轮车,按照统一外观标识、统一车辆编号、统一规范管理要求开展快递服务,满足“最后一公里”作业需要。
(八)加强快递人才体系建设
14. 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引导各快递企业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对新招录从业人员开展上岗前职业技能培训,不定期对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企业内部鼓励支持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参加快递技术职称评审,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素质。
15. 提升从业人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快递物流协会积极作用,加强从业人员权益保护,引导企业规范用工,推动从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各有关部门要在住房(提供公租房、廉租房)、子女入学、医疗救助等方面为快递从业人员提供必要支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支持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周密部署,强化工作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密切协同联动,加大支持力度,为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属地管理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落实责任,认真梳理、及时解决影响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确保实施方案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将完善城市快递末端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快递网络建设、加强县域内邮政快递业监管力量配置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及突出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重大情况及时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报告。
文件下载:word版202109021843021560.docx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