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现发布《2022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综述
2022年全州各县市、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州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全国、自治区、自治州生态环境工作会议精神,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统筹谋划,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自治州党委、政府印发《自治州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自治州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贯彻落实方案》;自治州生态环境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印发《自治州“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订《自治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制定2个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和10个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方案及清单,确保国家、自治区决策部署落实落细。
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有序推进锅炉综合整治,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深度治理,完成涉气环境治理项目11个。持续推动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管控“六个百分之百”措施落实。推进工业炉窑清洁化能源替代,全州在用的103台工业炉窑中,清洁燃料替代率为71.8%。
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强化水污染源管理,加强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强化城镇(园区)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利用工程运行监管,深入推进黑臭水体排查。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健全完善水生态环境综合督导机制。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完成自治州6个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整治和耕地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全州转移危险废物23568批次共计24.11万吨。完成1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完成工业园区重点化工企业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
积极服务“六稳”“六保”。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流程,深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证核发改革试点,健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证核发管理体制机制。制定十一条服务措施,实行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清单制度,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把“两高一低”项目准入机制,强化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动态更新“两高”项目环境管理台账,实行项目环评审批“三挂钩”机制,落实“三线一单”管控约束要求。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210个。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编制《巴州碳达峰实施方案》,开展库尔勒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持续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启动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项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全州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达115万千瓦。积极推进“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实施,动态更新“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强化自治州“三线一单”成果数据和管制要求与国土空间“三区三线”的衔接。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监管。印发《巴州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细化分工方案》。组织开展“巴州绿盾2022”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完成对国家推送的25处、自治区推送的360处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问题线索实地核查和问题处置。博湖县成功创建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深入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涉巴州整改任务共15项,制定整改措施76条均有序推进。收到群众信访投诉事项130件,已办结120件,阶段性办结10件,整改率92.3%。
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常态化开展执法练兵,制定完善“两库一单”,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日常抽查113次,专项检查3次,部门联合检查2次,抽查企业445家。全州受理“12369”环境违法投诉信访件90件,受理率、办结率和答复率均为100%。依法办理各类环境违法案件74件,其中: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件。
妥善做好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修订《巴州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2022年巴州环境风险源企业名录》。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评估,完成19家尾矿库环境隐患排查。督促落实疫情防控相关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收集处置要求。持续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排查企业349家次。
严格辐射安全监管。开展州域内核技术利用单位全覆盖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完成辐射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15个,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相关手续55件。2022年未发生放射源辐射事故。
2022年,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基本稳定,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巩固,生态环境风险有效防范化解,美丽巴州建设稳步推进。
大气环境
全州空气质量
总体状况
2022年,库尔勒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8.5%,同比2021年增加3.8个百分点;八个县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7.69%,同比2021年增加5.1个百分点。
六项污染物:2022年,库尔勒市PM10、PM2.5、NO2、CO均值浓度为146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20微克/立方米、0.4毫克/立方米,与2021年相比,分别下降7.6%、2.4%、20.0%、20.0%;SO2、O3-8h均值浓度为5微克/立方米、97微克/立方米,与2021年相比,分别上升31.3%、4.3%。扣除沙尘天气影响后,PM10均值浓度为81微克/立方米,与2021年相比下降2.4%,PM2.5均值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与2021年相比持平。
2022年库尔勒市六项污染物浓度及年际比较
水环境
全州地表水
2022年,全州地表水监测的31个考核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占87.1%,比2021年上升3.8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体,符合2022年水质考核目标。主要水质影响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
河流
总体状况2022年孔雀河、开都河、黄水沟、迪那河、车尔臣河、塔里木河6条主要河流19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占100%,与2021年持平,主要水质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
湖泊(水库)
总体状况2022年开展水质监测的3个重要湖泊(水库)12个监测点位中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占66.7%,比2021年上升14.4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体,湖泊主要水质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水库主要水质影响因子为氨氮和总磷。
博斯腾湖: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其中,湖心区、东部区为轻度污染,西部区水质良好,全湖为贫营养状态。大西海子水库:水质为优。贫营养状态。西尼尔水库:水质为优。贫营养状态。
饮用水水源
全州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2022年,全州各县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为100%。库尔勒市和尉犁县、和静、和硕、焉耆、博湖、若羌、轮台、且末县饮用水水质均达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达标率为100%。全州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较上年相比变化不大。
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2022年监测的14个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均为地下水,点位水质全年均达标。
各流域生态输水
塔里木河干流(巴州段)引洪补水和向下游生态输水:2022年干流累计向巴州范围胡杨林区引洪补水10.8亿立方米。第二十三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自7月5日开始实施,累计下泄水量7.19亿立方米,其中:向尉犁县、若羌县胡杨林区生态补水1.33亿立方米。
开孔河流域生态输水:2022年开都—孔雀河流域累计引洪补水、生态调水4.02亿立方米。其中:开都河、黄水沟、清水河向博斯腾湖调水2亿立方米,向孔雀河中下游胡杨林区引洪补水1.87亿立方米,向相思湖补水0.1亿立方米,向苦水沟补水0.05亿立方米。
车尔臣河流域生态输水:2022年车尔臣河向下游生态输水1.79亿立方米。
土壤环境
土壤环境质量
2022年,巴州土壤环境风险安全可控,土壤环境质量达到清洁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自然生态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林地3649.102万亩,森林覆盖率4.48%。其中,乔木林地463.9351万亩,灌木林地2706.1071万亩,其他林地479.0598万亩。
湿地807.26万亩,其中:森林沼泽28.94万亩,灌丛沼泽88.32万亩,沼泽草地226.60万亩,内陆滩涂173.95万亩,沼泽地289.45万亩。
草地12086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4966.75万亩,人工牧草地5.99万亩,其他草地7113.92万亩。
物种多样性全州自然资源呈现多样性,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植物有2200多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雪莲、四裂红景天、新疆紫草等。全州分布有脊椎动物380余种,其中:鸟类占300余种,兽类8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有85种,如雪豹、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塔里木马鹿、野骆驼、黑鹳、金雕、草原雕、北山羊、天鹅、棕熊等。
自然保护地
巴州有自然保护地20个,总面积12.76万km2,占巴州国土面积的27.05%。其中包括自然保护区5个、湿地公园4个、沙漠公园4个、森林公园3个、地质公园1个、风景名胜区3个。
声环境
功能区声环境
2022年库尔勒市开展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共66点次,昼间、夜间各33点次。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点次为33个,达标率为100%;夜间达标点次为32个,达标率为96.9%。
区域声环境
2022年,库尔勒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总体水平等级为“一级”对应评价为“好”,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8.6dB(A),较2021年下降1.4dB(A)。
道路交通声环境
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强度等级划分为“一级’,评价为“好”,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2.9dB(A),较2021年下降0.1dB(A),基本稳定。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气候变化
气温2022年,巴州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除巴伦台气温略偏低外,其余地区较常年偏高0.3~1.5℃。
降水量2022年巴州降水量各地均偏少。与历年相比巴音布鲁克、和静、塔中接近常年,库尔勒、焉耆偏少1~2成,其余地区偏少3~7成。
日照时数2022年巴州总日照时数焉耆、轮台、尉犁、且末偏多,其余各地均偏少。
大风2022年巴州地区共出现151站(次)大风天气;和静、焉耆、轮台、塔中大风日数比常年偏多,库尔勒、且末、若羌与常年持平,其余各地较常年偏少。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大风沙尘:2022年4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部分地区偶尔出现大风沙尘天气。沙尘暴:2022年巴州地区总沙尘暴日数33天,主要集中在巴州南部地区,若羌、且末沙尘暴日数分别为17天、16天,多于常年;库尔勒、轮台、焉耆盆地等地少于常年。暴雨:2022年4月28日,库尔勒出现暴雨天气。冰雹:2022年7月20日,库尔勒市出现冰雹天气;8月20日轮台县出现短时冰雹天气。
林业有害生物2022年全州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39.45万亩,防治率97.97%,成灾面积为零。
森林灾害2022年全州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截至2022年,巴州连续24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
草原灾害2022年完成草原有害生物防治66.9万亩。其中:草原蝗虫飞机防治53.9万亩,鼠害防治7万亩,毒害草防治6万亩。全年全州未发生重大草原有害生物灾害。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工业废气2022年,巴州统计调查的涉气工业企业废气治理设施共有231套,二氧化硫去除率为95.3%,氮氧化物去除率为72.0%,挥发性有机物(VOCS)去除率为55.0%。2022年全州累计完成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量分别为729.72吨、167.60吨。
工业废水2022年,巴州统计调查的涉水工业企业废水治理设施共有59套,化学需氧量去除率为98.4%,氨氮去除率为92.4%。2022年全州累计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量分别为1847.375吨、466.017吨。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022年,巴州一般工业废物产生量为1110.36万吨,综合利用量为415.66万吨,处置量为125.30万吨。
城市生活污水巴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25.33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总量为7041.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为99.69%。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2022年巴州生活垃圾处理量为34.51万吨,垃圾处理设备设计规模合计1500吨/日,无害化处理率99.68%。
农业面源2022年,巴州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85.27%,农药使用量833.569吨,化肥使用量16.8万吨(按折纯法计算),秸秆综合利用率91%,农膜回收率约85%。
公报数据来源及评价说明
本公报以新疆巴音郭楞生态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为主,同时吸收相关部门环境状况内容。
2022年,巴州共有3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点,2个降水监测点位,6条主要河流和3个湖泊(水库)31个地表水水质评价、考核、排名断面(点位),8个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监测点位,14个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点位。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由巴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森林和草原状况及灾害、物种多样性、自然保护地由巴州林业和草原局提供,各流域生态输水由巴州水利局提供,气温、降水量、气象灾害由巴州气象局提供,农业面源由巴州农业农村局、巴州畜牧兽医局提供。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受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城市空气质量评价补充规定》和《关于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地表水水质评价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饮用水水源水质评价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声环境质量评价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检测》(HJ640-2012)。数值修约依据《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2008)。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