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且末县第十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第021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吐尔逊江·达曼、吉里力·达曼、米日古丽·伊斯马列伊力、玉尼斯·吐尔孙、喀哈尔·库尔班、吐尔孙·阿西木、肉孜·阿不都外力、阿孜古丽·依明、周玉作、黄东辉等代表:
你们好!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提出的《关于解决红枣产业发展思路和提升红枣收入的建议》已收悉,经我局实地调研并与代表座谈,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准确把握消费者对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巨大需求趋势,深入实施有机绿洲发展战略,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不断提高果品供给质量和效益。2023年,县委提出力争红枣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重点加强枣园各生产阶段性管理,提高座果率,推进低产低效园改造。教育引导枣农树立“高投入高品质高收益”的发展理念,加大有机肥积造力度,增施有机肥。二是建设示范园带动标准化管理。采取县级主导、乡级主体的模式,强化红枣示范基地标准化建设,全县建立了2个州级领导示范园1000亩、18个县级领导示范园5400亩、10个乡科级领导示范园1500亩、42个村级领导示范园4200亩,共计72个四级示范园,总面积达12100亩,实现农区各乡村红枣示范园全覆盖。2023年,将新建县级有机红枣示范园2个,每个红枣示范园面积300亩,严格按照《有机红枣栽培管理技术规程》进行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有机绿发展战略,2018年至2020年,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密闭枣园疏密和大树移栽,栽植模式为2米×6米。截至目前,全县大树移栽保留面积约4000亩,大多数已进入初果期。由于近几年大树移栽的枣地里套种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给枣树预留的营养带不达标,生长空间不足,且管理不到位,枣树根系生长受阻,长势缓慢,与套种的农作物互相影响,造成套种的作物产量低,枣园也无效益。2021年托格拉克勒克乡大树移栽枣园被纳入国家林果业补贴资金项目,大部分大树移栽的枣树已改造嫁接新品种--灰枣新星,该灰枣品质优良,红枣果个较大,已初见成效。
为夯实“枣业富民”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自治州党委部署要求,且末县要确保10万亩红枣产业健康发展。我局将进一步加强红枣生产各阶段性的管理,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坐果率,提升枣果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积极争取林果业项目资金,继续为枣农提供政策扶持。
联系人:刘焰
且末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16日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