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街道动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微缩点塔中彩门

发布日期:2023-05-21 19:37 来源:且末零距离
打印 字体:【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贯穿党的百年奋斗的鲜明主题。24年前,也就是19891019日的2023分,正在施工的塔中一井突然冒出一股强大的油气流,它从3582米的地心深处呼啸而出,顷刻间,油气化作火龙,染红了天际,也染红了沙漠……消息迅速传到中南海,新任党中央总书记的同志兴奋不已地批示道:发现这样的油田,真是雪中送炭,对整个国民经济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支持。这一天被永远载入了人民共和国石油发展史,自此在荒凉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发现又一个世界级大油田.....石油工人用行动诠释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励,更是诺言。温家宝、吴邦国、李铁映、邹家华、田季云、魏建行等人先后视察塔中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个曾经的荒凉之地,因油而生、因油而兴,随着塔中油田的不断开发、沙漠公路的贯通,来自新疆本地黑龙江、福建、四川、河南、甘肃、陕西等地的人纷纷到塔中投资经商,有的开办油服企业、有的建宾馆、招待所、加油站、开纯净水厂、餐厅、超市、汽修补胎等,使原本荒凉的沙漠腹地,形成了一个沙漠特色小镇。30多年来,不管是油田企业、还是油服企业、或是商户,不管是职工、或是打工者,大家集聚在塔中,为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

塔中彩门虽然地方不大,但成为了大家心心念念的地方,在上百公里外的沙漠深处施工倒休后来到这里,给亲人打电话、洗澡、理发、购物、加油、就餐,天南海北的人操着南腔北调,在塔中成为了朋友,他们有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彝族、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等10多个民族,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面,促进了油地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特别是塔中镇设立以来,通过油地干群结亲和单位结对等系列活动,进一步的实现了油地空间互嵌、文化共融、服务共享、社会共治。打造了油城塔中·石榴籽品牌。塔中油地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如今,若你再来塔中彩门,虽然在沙漠深处,但感受到的都是笑脸,石油红与各种颜色融为一体,那带有民族特色的吆喝声、飘香的架子肉、烤羊肉串,拉条子,美味的川菜、东北饺子、夜市烧烤,乒乓球挑战赛、中国象棋对决,互帮互助的场景随处可见,石油工人与来自全国各地方游客交流着,与不远处的彩门(铁架子)上的六个大字征服死亡之海交相辉映。这就是油城塔中·石榴籽品牌真实写照。

塔中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忘记:五十年代的505的重磁地质调查队、沙漠公路的施工者、沙漠公路的护林夫妻井、缔造沙漠机场钢板跑道的塔里木石油勘探总工程师刘骥、塔中一井钻井工铁人式共产党员王光荣----

石油红、石榴花的红,喻示着无数石油人为了理想信念,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他们洒出的满腔热血,冲尽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耻辱,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胜利正展现在我们眼前。石油红、石榴花与习近平总书记妙喻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革命情结,一棵石榴树,代代中华情,让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绵绵相传,让各民族成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塔中镇人民政府供稿)

关联稿件: